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放在宏观历史上考察,明清是中国传统社会高度成熟的时期。我们至今仍处在明清社会的诸多遗风之中,却颇有当局者迷,“不知庐山真面目”的困惑。明清社会的概况如何,先人们是怎么生活的?当时的社会各要素是如何互动的?近年来论述明清社会的图书很多,南开大学柏桦教授的《父母官——明清州县官员群像》一书是最新的杰作。

明清有两千左右个州县级单位,按照正常制度是三年一任,而在576年间,至少有近四十万人充当过州县官。传统政治上治官之官多,而治民之官少。明清时期,只有知州、知县才是治民官。他们犹如民之父母,最接近人民,所以得名“父母官”。

《父母官》为我们观察明清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,那就是从州县官府切入观察明清社会。州和县,是明朝和清朝最低级别的设官行政区划。在明清社会中,州县更多的是代表国家权力、扮演官府的角色。王政之基在州县。州县是庞大的古代政治体制的基础。它处在金字塔的底部,直接面对帝国的亿兆臣民和层出不穷的矛盾与冲突,在体现政治意志、贯彻朝廷政策的同时要汲取钱粮赋税,收获老百姓的忠诚。州县官府不仅是传统政治的基础,更是政治和社会的衔接点。政治权力通过州县官府,也只能通过州县官府,和基层社会直接接触,贯彻权力的意志。基层社会也通过州县官府的施政,反作用于政治权力的。社会的力量和权力的意志,在州县官府的施政中碰撞、纠缠。在这个过程塑造了州县官府的组织和职权,决定了它在地方上发挥的作用。所以,站在州县的角度,我们既可以看到传统政治的运行情况,又可以观察政治与社会的互动。

明清历史的一大特征是社会的成熟与发大。许多地区的经济非常繁荣,市场的力量大行其道,商人群体形成了自己的团体和特有的思想观念。地方上旧有的家族、缙绅、宗教乃至无赖游民的力量也得到了长足发展,各有各的团体,共同推动了地方社会的发展。清朝中期之后的人口大爆炸,使得传统社会的发展更快、情况更复杂。州县官府只是地方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,一个关键的或者核心的部分,远不是全部。州县官府要想扮演好角色,必须要和其他组成部分良性互动,要有所取舍、有进有退。州县官府一味的强硬、贪婪的摄取、无端的改变,常常在破坏社会的同时也伤害国家权力本身,严重者会造成政权倾覆。此情此景在王朝末期展现无遗。因此,从州县的角度,可以考察地方社会的组成和运转,窥见明清人们的言行与思想。

从州县读懂明清社会《父母官》一书就抓住州县这个角度,进一步细化为考察明清州县官员(主要是知州、知县)的状态。父母官们遵循的各种制度、施政的台前幕后、享受的喜怒哀乐,还有他们的心理言行,都在书中都有所呈现。

明清奉行“正印官全责制”,州县的父母官承担了大量的责任。举凡钱粮赋税、司法刑狱、文教宣化、造桥铺路、抢险救灾、交通运输等等,都需要由作为“正印官”的知州、知县们一人承担。他们的政务压力之大,可想而知。然而,除了极少数时间外,州县官员的晋升渠道狭隘。大多数人奋斗终身,能以知府、道台致仕就算是成功了。几十年兢兢业业,依然沉溺下僚者,举目皆是。付出与收获的巨大反差,使得士大夫以分发州县为畏途。当然,也有不少人在州县父母官的岗位上不仅造福一方,还实践了个人价值,名垂青史。什么样的心理、什么样的选择、什么样的修为,锻造了什么样的结局,《父母官》一书在这一点上有详细的描述。这使得全书在研究社会变迁的宏观历史意义之外,增添了个体命运的思考和关照,也增加了严肃历史读物少有的趣味性。

0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张程

张程

54篇文章 5年前更新

张程,浙江临海人。职业编辑,业余作者。写过若干本断代史和专题史的通俗读物,出版有《泛权力》、《三国大外交》、《中国人本色》等书。 博客中文章为本人原创,仅代表个人观点,不代表任何单位或者他人。转载请注明作者是张程。 有事请联系chempo@163.com。谢谢大家的光临!

文章